首页 资讯 正文

连云港:风电产业“风光”无限

体育正文 289 0

连云港:风电产业“风光”无限

连云港:风电产业“风光”无限

近日,挪威籍“拉古星”轮(lún)在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满载48件国产风电设备,破浪启航驶向秘鲁,一举(yījǔ)刷新该口岸今年以来单船(dānchuán)风电设备出口纪录。凭借(píngjiè)山海相拥的独特区位与丰沛风能,连云港在风电领域加速崛起——重大项目接连落子,产业链条日臻完善,其(qí)制造的风电设备更扬帆(yángfān)出海、畅销全球,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耀眼明珠。 地理赋能,重大项目引领发展(fāzhǎn) 连云港,这座山海(shānhǎi)相拥(xiāngyōng)的城市,拥有绵长的海岸线(hǎiànxiàn)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,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。海风常年吹拂,风力资源稳定且强劲,是海上风电项目(xiàngmù)的理想选址。早在多年前,连云港便敏锐捕捉到(bǔzhuōdào)风电产业的发展机遇,积极布局,一系列重大风电项目在此落地生根。 华能灌云海上(hǎishàng)(hǎishàng)风电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该项目作为连云港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,同时也是国内首个旋转流潮汐海域风电项目,自启动建设便备受瞩目。项目总装机容量达(dá) 30 万千瓦,于 2021 年(nián) 7 月成功并网发电。在(zài)建设过程中,施工(shīgōng)(shīgōng)团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,如施工区域海床淤泥厚(hòu)、220KV 海缆穿堤定向施工、国内首次大型机组坐滩(zuòtān)施工等,为国内在复杂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机组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如今,华能灌云海上风电项目稳定运行,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输送清洁(qīngjié)电能,截至2024年底,该项目累计发电29亿千瓦时,实现销售收入23.8亿元,等效节约标煤92.8万吨(wàndūn),减排二氧化碳241.28万吨。有力推动了连云港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 与此同时,为了保障能源电力(diànlì)系统安全稳定,连云港积极布局储能项目。2024年,中核田湾20万千瓦(wànqiānwǎ)、华电灌云20万千瓦、箕(jī)星(xīng)连云港经开区4.8万千瓦等3个(gè)新型储能项目并网,为江苏电网平稳度夏提供(tígōng)了灵活“调节器”。众多重大风电项目的相继建成与投运,不仅优化了连云港的能源结构,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更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 连云港沿海的风车(fēngchē) 图片来源/连云港发布 产业集聚,构建完整产业链(chǎnyèliàn) 依托(yītuō)丰富(fēngfù)的(de)风力资源与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,连云港风电产业加速集聚,形成了一条涵盖叶片、塔架、电机控制系统到整机组装的完整研发制造产业链。如今,连云港已跃升为江苏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之一(zhīyī),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。 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(qū),一条 "从叶片到整机组装" 的全产业链正在崛起。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基地,其研发的 90 米级海上(hǎishàng)叶片采用碳纤维(tànxiānwéi)复合材料,单支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 30%,却能抵御 17 级台风冲击;也有掌握高强钢复合结构技术的塔筒企业,其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台风区,创下连续十年(shínián)零(líng)故障运行纪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本地企业自主(zìzhǔ)研发的智能(zhìnéng)电控系统,通过 5G 物联网(liánwǎng)实现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,使发电效率提升 15% 以上。 塔筒制造也是连云港风电产业链的重要环节。当地多家企业具备先进的塔筒生产技术与(yǔ)设备,能够生产不同规格、适应各(gè)种环境的塔筒产品。部分企业生产的超大型塔筒采用高强钢复合结构,能抵御 17 级台风冲击,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这些塔筒不仅满足了本地(běndì)风电项目(xiàngmù)的需求,还畅销至(zhì)全国各地。在电机控制系统方面,连云港的企业同样表现出色,不断研发出性能更(gèng)稳定、智能化(zhìnénghuà)程度(chéngdù)更高的控制系统,为风电机组(jīzǔ)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连云港风电的产业集聚形成 "龙头(lóngtóu)引领— 配套协同— 创新驱动" 的生态体系(tǐxì):龙头企业牵头组建(zǔjiàn)省级风电产业研究院,联合高校攻克海上机组抗腐蚀涂层等(děng) "卡脖子" 技术;上游企业开发出玄武岩纤维等新型材料,使叶片生产成本降低 20%;物流企业创新 "叶片专用滚装(gǔnzhuāng)运输" 模式,将大型设备跨海运输周期缩短 40%。当研发、制造、服务各环节在 50 公里半径内实现无缝对接,连云港便拥有了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产业竞争力。 远销全球(quánqiú),“连云港制造” 闪耀世界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,连云港风电设备的品质与竞争力持续(chíxù)提升,成功走出国门,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,让 “连云港制造(zhìzào)” 在国际市场(shìchǎng)上大放异彩。 今年 5 月 13 日,利比里亚籍 “远福” 轮从(cóng)连云港口岸启程,装载(zhuāngzài)着 8 套中国自主研发的 6.25 兆瓦风电设备驶向越南。这批风电设备总体积超 7 万立方米(mǐ),货值超 1 亿元人民币,其中单片叶片长度(chángdù)达 90.5 米,是我国上市企业(qǐyè) —— 金风科技外贸出口最长的叶片。 连云港(gǎng)港东方港务公司为确保这批超大尺寸风电设备顺利出口,迅速组建专项攻坚小组,对疏运通道实施升级改造,成功将运输通道拓宽 5 米,打造出适配风电设备的专属物流通道。同时,提前与口岸单位建立协同(xiétóng)机制,量身定制船、货、场联动方案,提前 15 天预留 1 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专用堆场,并实施动态监控,实现货物到港后无缝衔接,大幅提升装船效率(xiàolǜ),减少船舶(chuánbó)在(zài)港时间。 运输风电设备的扇叶 图片(túpiàn)来源/连云港发布 连云港风电设备能够在国际(guójì)市场上备受青睐,得益于其过硬的(de)质量与先进的技术。以中复连众为例,公司通过不断技术创新,完成了 1.25 - 6.0MW 14 个系列近 100 个型号产品的开发,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畅销(chàngxiāo)欧美、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如今,连云港的风电设备正源源不断(yuányuánbùduàn)地从连云港口岸运往世界各地(shìjiègèdì),为全球清洁能源事业发展(fāzhǎn)贡献着 “连云港力量”,也进一步提升了连云港在国际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产业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 海风(hǎifēng)劲吹,产业勃兴。连云港依托得天独厚的“风光”资源,正从单一(dānyī)港口城市加速(jiāsù)蜕变为中国风电版图上的重要(zhòngyào)一极。重大项目引领、全产业链集聚、全球市场开拓——三股力量交织,驱动其(qí)风电产业不断攀越新高。90.5米长的叶片破浪远航,853.95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傲然矗立,不仅为城市转型注入强劲(qiángjìng)绿色动能,更让“连云港制造”闪耀于全球能源变革的前沿。 资料来源:连云港发布、今日灌云(guànyún)、中国江苏网、连云港发改
连云港:风电产业“风光”无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